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:如何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?如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?近年来,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。
6月21日,由甘肃省政府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·甘肃循环经济国际博览会在金昌市举行。
本届博览会以“发展循环经济,承接产业转移,加快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”为主题。甘肃省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,金昌是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市,目前已形成的成功模式——“金昌模式”,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,引发了全省乃至全国对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。
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
“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课题,在人口日益膨胀、物质消费增加且不断提高、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条件下,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要求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要求更为紧迫,依赖性更强,随之带来的是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。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秘书长徐沪滨表示。
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的金昌市,缘矿兴企、因企设市,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,被誉为“祖国的镍都”。
然而,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,过去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掠夺式开发,导致资源消耗高、产出率低,资源和环境的刚性约束成为制约金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掣肘。
无情的现实给金昌提出警示:在过度依赖资源的“单行道”上继续前行,最终的结果只能是“矿竭城衰”。
金昌,因矿而兴,也因矿而痛:
二氧化硫是金川集团公司镍、铜冶炼产生的主要排放物,每生产1吨镍约产生7吨二氧化硫,每生产1吨铜约产生2吨二氧化硫;
金川矿山服务年限日趋缩短,矿产资源枯竭的局面最终无法避免;
产业结构单一、发展方式粗放,有色金属产业的贡献占到全市GDP的60%和财政收入的80%左右,而这种“一镍独大”的产业结构,使得企业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低;
……
“因环保欠账多,金昌2003年和2004年曾两次被列入‘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’名单。”金昌市市长张应华说,“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,环境就难以承载,资源就难以为继,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。”
除了金昌,在甘肃省面临经济转型的资源型城市还有白银、玉门、庆阳等市。
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,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78处,潜在经济价值8000亿元以上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10种,镍、钴、铂族金属等12种居全国第一位,有32种居全国前五位。风能、太阳能资源丰富。然而,由于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,甘肃省形成了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结构,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、初级产业、初级产品、高耗低值产品比重大,极大地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传统的发展模式,造就了我省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粗放,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低下。目前,甘肃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0%,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.4倍,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,工业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4%以上,但创造的增加值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不到40%。
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是省委、省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,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。
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,近年来,甘肃省以政策、资金、项目、技术、管理等五大要素为支撑,着力打造七大循环经济基地、36个开发区、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、100户骨干示范企业、总投资2133亿元的72类项目等五大载体,建立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的新型产业体系,使循环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,重点产业、重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,成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。
循环经济为甘肃省的发展平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。
大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
资源型城市转型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。然而,向哪转、怎样转,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,考验着地方政府的驾驭能力。
“发展循环经济,成为金昌阵痛后的必然选择和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绝好钥匙。”金昌市委书记张令平说。
近年来,经过不懈努力,金昌市逐步探索出了以“资源循环利用、产业共生发展、科技引领支撑、园区承载聚集、机制创新保障”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“金昌模式”,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、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“三大体系”,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。
循环型工业体系日臻完善。围绕“1234”发展战略,金昌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、化工循环产业“三大重点产业”,不断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有色金属及深加工、冶金、硫化工、氯碱化工、氟化工、磷化工、煤化工、清洁能源、建材、再生资源利用十大产业链条,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。
在全市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,能耗、用水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:2012年,全市GDP增长16.5%,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.6336万元,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.51%,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%……循环经济各项评价指标在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。
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持续延长。金昌建成了国家级啤酒大麦生产示范区、金川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、金川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、永昌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、城郊“菜篮子”生产基地、食用菌生产基地“一区三园两基地”,实现了企业(农户)小循环、园区中循环、区域大循环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。
在循环型工业、循环型农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,金昌积极探索实践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循环型社会建设。倡导全民逐步形成低碳、环保、绿色、节约的生活方式。通过推进公共设施建筑节能节地、建设绿色交通系统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措施,不断提高全社会能效水平。
2005年,金川集团公司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;
2007年,金昌成为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;
2011年10月,国家发改委将“金昌模式”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,列入干部培训教材……
不到十年时间,金昌成功打破了资源型城市难以脱污的魔咒,甩掉了头上的“黑帽子”,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。
冲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
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解决甘肃省发展不足矛盾,实现转型跨越、富民兴陇战略的关键着力点。
而甘肃省如何抓好生态建设,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,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。在这方面,“金昌模式”无疑为当前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金昌将进一步强化“资源有限、循环无限,循环发展、生机无限”的发展理念,围绕到2014年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“一个目标”,完善循环型工业、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“三大体系”,实施百万吨有色金属深加工工程、百万吨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工程、千万吨固废处理工程、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开发和转化工程、千万吨化工循环产业工程“五大工程”,打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链、冶金产业链、硫化工产业链、氯碱化工产业链、氟化工产业链、磷化工产业链、煤化工产业链、清洁能源产业链、建材产业链和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链“十大产业链”,努力实现有色金属深加工向新材料产业方向转变、化工产业向精细化方向转变、新能源产业向就地消纳方向转变,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。
在此间召开的中国·甘肃循环经济国际博览会上,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,资源是甘肃推动转型跨越最基础、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,是甘肃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具特色、最具比较优势的法宝。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,资源利用的作用和效果,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甘肃的发展水平。
发展循环经济、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,既是甘肃省的一项重大任务,也是甘肃省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。
下一篇:没有了